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

本文共计11321字,预计阅读时间29分钟,本文为您详细介绍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拆迁安置新社区项目落地BIM应用的全过程。

1

项目概况

1、项目基本信息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拆迁安置新社区项目由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用地面积约61895m²,总建筑面积为276559m²,包括地下2层、16栋31层高层住宅、2栋独立商业、1栋幼儿园、沿街商业裙楼等配套公建。


2、项目难点

项目为安置房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1亿元,计划总工期781日历天,以最终获取广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为目标。


总体来说,本项目具有规模宏大、工期紧短、专业繁多、项目定位高、总包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下面对本项目的各专业工程情况作一个简介:

(1)EPC项目,设计与成本控制紧密相关,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需要大力提高设计出图效率、深化设计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

(2)住宅结构施工采用铝膜,铝膜深化设计和施工出图制约着结构施工,为项目施工的关键线路;

(3)施工场地大,人员多,现场作业人员出勤管理和安全管理难度大;

(4)体量大,主材消耗量大,材料的管控与成本管理紧密相关;

(5)大型机械多,对于大型机械的安全管理难度高;

(6)工期紧张,需要提高计划管控能力和施工协调会议开展效率;

(7)项目设有7个部门,部门之间信息传递效率和协调难度大。


3、应用目标

本项目作为公司第一个保障房信息化应用试点项目,制定以下目标:

(1)技术目标:通过BIM技术解决管线复杂、深化设计、出图效率的问题;

(2)成本管理目标:保证能够将购买软硬件费用绘本同时,额外取得60万的经济效益。

(3)管理目标:应用BIM+信息化平台的技术,探索出新的项目管理思路,主要针对安全管理、材料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等,积累现场宝贵数据的同时,改善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共享,效率提高。

(4)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本项目的探索学习,为公司打造出一支BIM+信息化方面的人才队伍,为公司后期的项目作人才储配。同时通过本项目,向外界展现公司的BIM+信息化水平,提高公司的影响力。

2

BIM应用方案

1、应用内容

在保证BIM建模、施工模拟、漫游等常规应用熟练的情况下,重点推进以下应用:

(1)项目前期,采用BIM技术进行现场临时设置的布置、研发,提高临建的出图和布置合理性;

(2)应用BIM技术,进行协同设计,对机电、结构等进行碰撞检查、深化设计;

(3)应用BIM技术,对现场大型设备进行模拟布置,制定塔式起重机的顶升计划,确保大型机械的安全作业;

(4)应用BIM技术,统计钢筋需用量,对钢筋材料进行管控;

(5)应用BIM技术,进行铝膜的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图,提高出图效率;

(6)将BIM技术与信息化平台进行联合应用,提高人员你的安全管理、现场的安全管控能力和人员的安全意识;

(7)应用BIM技术,进行危大工程方案的编制,提高方案的编制效率和可视化交底;

(8)将BIM技术与信息化平台进行联合应用,提取模型相关数据,结合物料系统,进行现场材料管控;

(9)将BIM技术与信息化平台进行联合应用,进行现场施工数据收集的同时进行分析,保证施工计划落地应用,高效的进行生产管理工作。

 

2、应用方案的确定


(1)BIM应用的软、硬件配置:

①BIM应用软件配置: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2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3

BIM应用软件配置

②BIM应用硬件配置:为配合完成增城二期项目BIM技术的开展与应用,我们投入了8台I7 8700配置的台式电脑及1台戴尔T7920图形工作站。此外还有智能安全帽、VR眼镜、塔吊监控等智能硬件。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4

BIM应用硬件配置

(2)团队组织:

①团队简介:针对本项目规模宏大、工期紧短、结构复杂、总包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我公司在项目准备阶段就成立了以BIM团队,希望通过创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全面应用BIM从而推行精细化施工管理工作。

公司十分重视BIM团队的组建和培训工作。由公司总经理——伍时辉同志亲自落实人员和资金到位;

精选了8名年轻的技术骨干组成项目BIM团队,由总经理助理——赵思远同志负责直接管理,负责BIM小组的统筹工作和人员的考核,是团队的领头人;

郑志涛同志担任BIM团队副队长,负责控制BIM项目进度、质量情况,团队的建设;下面分为建筑、结构、机电、平台等4个小组,分管各专业工程的BIM工作,并配合专业工程师对各专业工程进行管理协调。


②岗位职责: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5

岗位职责

③部门分工及职责: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6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7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8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9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10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11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12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13

部门分工及职责


3

BIM实施过程

1、实施准备

(1)制定管理制度:公司高度重视本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制定了《关于印发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拆迁安置新社区项目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主要针对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的过程考核方法、奖惩机制作了详细的说明。

(2)人员培训交底:针对项目BIM+信息化的应用,制定对应的操作规程,将各个应用的操作流程制定成册,下发各个使用人员熟悉操作。

(3)制定日常工作规范:针对BIM+信息化的建设,制定日常工作规范,将工作具体落实到对应的人身上,以及规定时间、使用要求、频率等安排。

2、实施过程

(1)优化施工场地布置:本项目具有规模大、场地窄、材料用量大、工期紧等特点,而且紧张的施工用地、紧短的工期与数量庞大的材料,是相互制约的矛盾。

采用传统的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场地布置,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场地的宏观规划,但是生成不了临设布置所需的材料清单,后期还需商务部的中心进行算量统计后,再列清单购买,该过程增加了施工场地策划的时间,不利于项目施工的按期进行。

项目要顺利开展,首先要解决办公场所问题。在项目开展前期,由于受场地狭窄、交通缺乏等因素制约,同时秉承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因此决定将办公区布置在场外。

为保证办公区与施工区之间的紧密关联,方便现场人员的进出场,我BIM团队通过航拍技术对项目周边情况进行航拍了解,寻找办公区的最佳布置位置,初步确认办公区布置在项目的东侧,该位置为空地,同时向政府单位确认该场地可以进行租赁,面积约6150㎡。

为了确认该方案的可行性,我BIM团队综合考虑项目施工高峰期人员需求,运用revit进行1:1的办公区及生活区模拟布置设计。

该方案得到项目领导的认可,确认可行后,将BIM模型尺寸等标注生成平面布置图,方便测量施工人员对办公区设施进行准备的测量放线。

针对上述情况,BIM团队结合公司的标准化文件、相关规范,运用revit进行了实际的模拟布置。接着通过BIM模型直接计算所需材料清单,用于材料的采购。

同时为加快施工场地的施工进度,在确定人员出入口位置后,决定采用集装箱形式进行吊装,我BIM团队将门卫室及员工通道进行建模设计后,导出设计图纸后发给厂家进行加工制作后运至现场进行吊装,以便缩短施工时间。

(2)基于BIM的装配式电缆架槽的研发:项目初期,由于各种原因,施工场地移交得比较晚,导致前期工期比较紧,其中施工区的临电布置施工工期就是一个大问题,施工区的临电布置管道长度达2865米,按照传统的施工方法:开挖→砌砖→浇筑→填埋,工期是满足不了要求的,因此项目领导要求我们采用BIM软件设计一个电缆敷设装置。

我BIM团队在机电的线槽中得到启发,决定采用线槽的方式进行电缆敷设。我BIM团队设计了三种方案,分别为:方案一,PC预制电缆管盒;方案二,PVC电力筒管敷设保护装置;方案三,新型装配式电缆架槽。

我们对三种方案分别从技术、经济、可操作性、工期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择了方案三。我们运用受力分析软件对方案三的装置线槽及支架进行建模分析,保证装置的安全性。

最后我BIM团队运用revit将各个部件深化设计完成后,进行整合拼接,导出CAD图纸给加工厂进行加工制作。 

装置运至现场进行技术交底后便可以进行安装,施工方便速度快,而且还可以回收再利用,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3)基于BIM的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①协同设计:本项目为EPC项目,设计工期制约着施工工期,传统的设计过程中,结构和机电各专业之间分开设计,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现碰撞,造成二次设计及施工,增加施工成本,这对EPC项目的成本管控非常不利。

我BIM团队应用协同设计的方式,进行结构、建筑、机电同步建模,在设计过程中解决个专业之间的碰撞点,提高设计质量的同时保证设计工期。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14

地下室机电BIM示意图

根据已协调的设计模型,完成机电管线优化工作,并根据经审核后的管线综合BIM模型,导出各种施工用的预留预埋图、专业拆分图、综合断面及局部详图、机房设备基础图及机房大样图等图纸,用于指导施工,对于复杂节点部位,提出机电安装排布方案。

②机房优化:机房是集设计、施工、使用、维修4个环节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既可能发生实体碰撞的“硬碰撞”, 也可能发生非实体碰撞的“软碰撞”。管道碰撞与交叉问题是给排水设计过程中最棘手的,尤其在水泵房这样空间有限而管线错综复杂的地方更是难上加难。

本项目运用 revit软件中的“碰撞检测”功能发现碰撞及时与相关专业协商,秉持管道碰撞基本避让原则拿出最佳方案,经修改后再次碰撞检测直至模型零碰撞,有效地预防了施工中返工的问题。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15

机房BIM模型示意图

通过BIM技术进行优化后,在模型上对构件进行尺寸等位置信息标注后,直接进行优化图纸的导出。

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借助BIM模型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模拟,对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要点进行说明,提供给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

(4)优化大型施工设备管理:本项目施工现场安装9台塔式起重机,属于群塔作业,塔式起重机是否正常顶升制约着结构层施工;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项目具有大型机械管理难度高的特点。

我BIM团队根据塔式起重机说明书分别对9台塔式起重机进行1:1建模,结合先前的施工场地布置进行群塔作业模拟,从而确定各台塔式起重机的最终高度。

结合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通过模拟建造过程,确认各台塔式起重机起重机的顶升先后顺序;从而制定塔式起重机的顶升顺序时间表以及附墙装置安装顺序表,为项目的群塔作业提供保障。

同时,为保证群塔作业的安全进行,我BIM团队联合设备管理部对塔式起重机安装监控系统,有针对性的对塔式起重机使用的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监控监管。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16

塔吊防碰撞示意图

(5)基于BIM的钢筋放样,降低主材损耗:预算统计,本项目钢筋用量预计2.1万t,传统工作方式,钢筋加工的下料单由钢筋班组负责编制,因此管理人员对于钢筋加工的料单数据不清晰,无法对钢筋的加工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容易造成钢筋材料的浪费;

以往项目分析,钢筋损耗率为4‰;通过上述情况分析,本项目具有钢筋加工量大、管控难度高的特点。

针对上诉情况,我BIM团队应用协同建模的方式,在原有BIM模型上,根据结构图纸对钢筋进行1:1放样建模。

建模完成后再生成钢筋下料单,现场施工员通过钢筋下料单指导工人加工,在源头处控制钢筋材料的浪费。

同时运用BIM模型汇总钢筋用量,根据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制定钢筋原材的进场计划,保证材料的正常进场,保障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

(6)基于BIM的铝膜深化设计:本项目为EPC项目,成本的管控十分重要,结构施工阶段,项目领导决定采用铝膜施工,利用铝膜的方便快捷来提高结构施工进度;同时做到高质量、免抹灰,节约施工成本。

但是铝膜需要经过深化设计,再进行加工生产,传统的深化设计是用CAD软件进行,深化效率很低,这样子会影响铝膜的生产进度,最终导致项目主体结构施工进度滞后。综合上述分析,本项目具有工期紧、铝膜深化设计量大、施工质量要求高的特点。

我BIM团队联合项目技术部、铝膜厂商讨论决定,采用基于BIM的方法进行铝膜深化设计,通过三维立体,方便节点处的深化设计,提高深化设计的效率。

我们运用revit在已建立完成的结构模型上进行深化设计。先对剪力墙和柱子的铝膜进行设计,再对梁体的铝膜、板体的铝膜进行设计,最后完成整层的铝膜深化设计。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17

 整层铝膜BIM设计模型示意图

我们根据BIM设计模型,导出铝膜构件加工清单表以及对应的加工图纸,发给厂家进行加工生产。

我们导出铝膜施工图及制作三维可视化工序模拟,用于技术交底,从而提高工人对工序操作的熟悉,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7)BIM+VR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在施工现场生产活动中,绝大部分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绝大部分不安全行为都是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引起的。

统计分析, 我国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原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比85%,物的不安全状态占比15%。因此项目决定采用BIM+VR的形式对项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而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其中,事故人为的因素中安全意识问题占比90%,技术问题占比10%。

我BIM团队决定应用BIM+VR的形式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人员你的安全意识。我们建立现场BIM模型,高精度还原项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项目存才的危险源;

然后根据项目特点布置在BIM模型中布置相应的危险源,本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有:基坑坍塌、大型机械伤害、高空准落、触电、火灾、物体打击等。

建模完成后,就可以通过穿戴VR设备进行安全体验,项目定时进行安全教育,同时要求各工种进行相对应的安全体验,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18

安全体验设备示意图

(8)基于BIM的模架方案编制:项目的高支模作业多、住宅外架选用悬挑式型钢脚手架,两者作业都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需要编制安全专项方案,且都需要经过专家论证。

按照传统的编制方式,通过手算或安全计算软件算出高支模和脚手架的安全布置参数,再使用CAD绘图软件将模板支架和脚手架的平面、剖面等绘制出来,再进行技术交底、现场施工指导。初步估算,本项目高支模和脚手架的绘图数量共计约120张,工作量非常大,画图时间至少需要15个工作日。综合上述分析,本项目具有危险因素大、方案编制工作量大、工期紧的特点。

在BIM建模上,我BIM团队尝试使用原先用revit完成的结构模型进行导入。此思路可行,前期的精细建模,使得模型完整无缺的导入到专业的BIM模架设计软件,以此减轻了建模的工作量。

接着,我BIM团队根据项目技术部提供的安全计算参数,分别对模板支架、脚手架进行了参数化快速建模。

在生成的模型上进行安全计算分析,复查架体的布置是否符合规范,务必保证方案符合国家安全规范的要求。

在通过安全计算分析后,就到了BIM出图阶段,我BIM团队结合技术部的需求,采用BIM模型导出CAD平面图、剖面图等,以此替代手动绘图的方式。

在方案通过专家论证及公司审批盖章后,我们对BIM模型进行计算统计,导出材料用量表,用于商务部的材料成本管控和协同材料员做好材料进场安排。

(9)基于BIM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控能力: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在安全员巡检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后,使用相机拍照记录后,回到办公室使用电脑填写安全整改通知单,再发文给相关负责人进行整改,该过程非常繁琐,若是因为隐患整改不及时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则后果不堪设想;而且不清晰的数据分析,容易发生“扯皮”现象,不利于项目的安全管理。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安全管理难度大的特点。

我BIM团队决定采用基于BIM的安全管理方式,将安全管理业务信息化、流程简单化。

在BIM模型中,将安全隐患信息在发生部位会通过“图钉”的形式显示并存储数据,实时更新,保证整改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整改。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19

安全隐患BIM示意图

为加强项目现场的安全管理,我们在BIM模型中绑定危险源信息并生成二维码,以任务的形式定时、定点进行安全检查,时刻保障项目的安全生产。

为保证该安全管理方式的落地,项目和各分包单位进行安全管理协议签订,以清晰的数据分析支撑安全管理,做到责任到人,及时整改。

BIM团队通过导入安全表单,将表模单与BIM模型进行关联后,通过提取相应的安全隐患数据,自动生成所需的安全表单,以此方式代替原先的人工填表,实现业务流程替代。

为加强人员的安全管理,我们采用穿戴智能安全帽的形式监测人员的安全状态,对于异常情况的作业人员系统自动报警,通过BIM模型查看作业人员的轨迹,确定其位置,第一时间确认其安全情况,保障人员的安全。

(10)基于BIM的算量统计,提高成本管控能力:传统的项目管理中,对于材料的成本管控比较困难,因为在材料供货源或者施工过程中,都缺少数据支撑我们的管控手段;本项目体量大,材料用量大,因此对材料的成本管控十分重要。

BIM团队结合商务部,应用协同建模的方式后,分别从对应的BIM模型中提量,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做准备。

接着我们通过上述的方式协同建模后,计算对应的预算量。通过分析模型量的差值,我们得知材料的可控损耗值数据范围,项目管理人员以数据对各施工班组的施工用料进行管控,并且在合同中约定好损耗率,以此进行材料成本管控。以混凝土的数据分析为例:

万字长文详述BIM落地全过程!_20

 数据分析示意表

我们运用BIM+物联网的技术,从材料的源头进行监测;同时作为现场施工数据的收集,再结合BIM模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材料的盈亏,及时进行管控。

数据分析发现材料商存在“缺金少两”现象的,予以发文通知,并进行相应的罚款措施。

(11)基于BIM的生产管理:

①基于BIM的施工任务跟踪:本项目现场管理人员较为年轻,施工经验不足;

本项目施工进度总计划约有3000项任务,按照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生产经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任务时,任务不清晰,对于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资源、劳动力等均无提及安排,造成施工员对任务目标接收不了解,无法高效地做好现场施工管理,有时施工用料安排过多,造成成本损失,有时机械和工人安排不合理,影响任务的完成,造成进度滞后。

我BIM团队将BIM模型上传至BIM云平台后,采用云端作为任务的发布及信息数据的收集。

采用项目结构分解的形式将项目的施工任务分解至工序级别,形成项目工序库,同时每道工序都关联了相应的BIM模型。

云端自动计算BIM模型的资源及关联的劳动力数据,生成生产要素表,选择BIM模型上的工序、指定施工任务跟踪负责人后发布施工任务,与之对应的施工员可以通过手机APP清楚查看到对应的任务名称、部位、资源、劳动力等,便可针对该项任务有针对性安排对应的机械、工人、资源(例如:混凝土的方量)等,有组织有目标进行现场施工管理。

施工任务跟踪直接通过手机APP进行记录,保证数据实时更新共享;

并且作为生产要素数据收集,我们通过数据分析进度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有针对性的管控施工进度。

②基于BIM的三级计划体系:在现场施工进度出现滞后的情况下,没有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因为滞后情况累计会造成施工计划中关键线路的变化,关键线路作为整个施工管理的主线,对于现场施工管理十分重要,这样子造成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度脱离,最终导致计划无法指导施工,施工进度严重滞后。

计划管控上,我BIM团队联合项目技术部、工程部等根据项目特点共同研制出基于BIM的三级计划体系—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逐级细化,由项目总工编制施工总计划、生产经理编制施工月计划、施工区域负责人编制周计划,并将计划与BIM模型进行关联,通过BIM模型传递时间数据,使得静态的计划计划变成动态,实时查看计划的关键线路变化。

周计划以施工任务的形式派发,通过上述基于BIM的施工任务跟踪,反馈任务的实际时间数据,以BIM模型为信息传递介质,时间数据由周计划传递至月计划、月计划传递至总计划的顺序,通过BIM数据+前锋线的联合,从而有依据、有针对性的快速进行计划调整、制定相应的赶工措施,保障项目的进度。

③基于BIM的生产例会:项目每周都会召开生产例会,制作一份PPT耗费2.5天,其该过程主要是因为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协同造成的,并且经常因为信息不全、数据缺失,造成会上各个施工班组负责人之间互相推卸责任,影响生产会议的质量。

结合上述四个解决方案,所有的数据通过BIM模型进行传递并汇总,同时我BIM团队将安全、质量的数据对接至BIM生产管理,通过数据集成的方式生成生产会议界面,无需专人进行制作PPT便可召开生产例会,达到高效开会的效果。

4

BIM应用效果

1、效果总结

(1)各应用效益分析:

①优化施工场地布置:统计分析,办公区的设计通过BIM进行模型设计再出图,效率上提高了50%,保证了计划工期的进行。

施工场地的临设施工在用料购买及管控上都得到了较好的改进,且临设的施工工期提前5天,为项目后期的工期提供了保障。

②基于BIM的装配式电缆架槽的研发:应用BIM技术的精细化设计,为装置的后期加工制作精确度提供了保障,通用仪器测量,加工偏差控制在1mm以内,保证运至现场的成品合格率达98%以上,也方便后期的拼装,统计分析,返工率控制在2%以下,相比传统工艺在材料成本上可以节约约13.5万元。

③基于BIM的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通过协同设计,一共优化108个管线与结构的碰撞、568个管线之间的实体碰撞,提高设计效率,设计工期提前10天,预计可节约二次施工的费用为20万元。

同时通过BIM技术的应用深化,机房的设备安装定位精确率达到95%以上,施工进度提前5天,节约造价约10万元,机电材料的利用率达到98%以上,保证了项目机电工程的施工进度,避免了机电工程延期被业主罚款2万的损失。

④优化大型施工设备管理:通过BIM+智能监控的形式,截止目前为止,项目群塔作业保持正常运行,顶升作业按照计划进行达到98%,塔式起重机的安全隐患数量为0,得到了不错的安全生产效益。

⑤基于BIM的钢筋放样,降低主材损耗:通过上述方式,项目钢筋主材的进场安排按照计划的执行率达到98%以上,保证了项目施工进度正常进行;钢筋的加工损耗率从原先的4‰降低到3‰,节约成本约10.5万元。

⑥基于BIM的铝膜深化设计:统计分析,将铝膜深化设计工期从15天压缩至8天,同时应用可视化计划交底后,施工质量合格率达98%以上,做到免抹灰,节约施工成本约46.5万元。

⑦BIM+VR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应用BIM+VR的安全教育方式,施工作业人员体验后表示“真的好吓人”,表示相比传统教育方式要更加深刻,说明教育的意义和目的达到,且施工至今,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深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⑧基于BIM的模架方案编制:统计分析,采用新的方案编制方式,在绘图上由传统方式的15天压缩至7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项目结构封顶节点的正常进行,避免了延期一天业主罚款2万的损失。而且三维转二维、三维交底的形式给予了技术员新的方案编制思路、新的交底形式、新的安全分析方式,保障项目进度的同时也保障项目的安全生产。

⑨基于BIM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控能力:统计分析,采用基于BIM的安全管理方式后,项目共计发现安全隐患1500个,现已完成整改1480个,整改率为98%;安全隐患的及时整改率由传统模式的80%上升至92%;安全表单的制作效率提高了50%以上,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

⑩基于BIM的算量统计,提高成本管控能力:应用基于BIM的成本管控,帮助项目在材料管控上做到精细化管理,有力地帮助项目减少损失,提高成本管控的能力,统计分析,节约材料成本费用约50万。

⑪基于BIM的生产管理:

a.基于BIM的施工任务跟踪:新的任务派发、任务跟踪方式提高了现场施工管理效率,实现了业务替代,根据项目施工员反馈,减轻了他们20%的工作量;

b.基于BIM的三级计划体系:新的计划体系,提高了计划的管控能力、执行力,统计分析,截止目前,项目的关键线路变化次数为6次,计划调整次数为6次,保障了项目进度与计划的同步,避免因为工期滞后1天被业主罚款2万的损失。

c.基于BIM的生产例会:新的生产会议形式,替代了专人2.5天制作PPT的工作,解放了1个管理人员2年的工作,减少了约20万元的人员成本,同时打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协同渠道,达到高效办公的效果。

(2)企业效益:通过本项目BIM技术、信息化技术的成功落地应用,为我司总结出BIM+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思路,并编写《企业信息化指南》第一版,作为公司的标准文件,同时作为公司其他项目学习指南,这编制着公司的BIM+信息化之路正式开始。

(3)社会效益:于2019年5月由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协会、广东省建筑业协会、广东省城市规划协会联合举办的“数字更新 智慧建筑”大会,本项目作为“数字科技助力旧城区改造”案例在会上进行分享,讲述如何将BIM技术与智慧工地结合应用,打造项目信息化管理。

于2019年7月在CCTV发现之旅频道《筑梦新时代》栏目,本项目作为华南地区BIM+智慧工地的示范项目,向全国人民讲述企业的BIM及智慧工地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展现企业风采,提高我司在国内的影响力。

2、方法总结

(1)基于BIM的安全管理:业务流程的转变最为深刻,利用BIM模型的空间功能和数据存储功能,安全隐患的发起从原先的纸质发文转变为线上隐患整改流程,自动在BIM模型上形成“图钉”式的标记;

安全表单通过抓取存储于BIM模型上的数据从而自动生成,而且利用“图钉”在BIM模型上的颜色和数量变化进行汇总分析,这些变化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延迟、效率低,做到了信息协同共享,真正的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推动项目的安全信息化制度落地,以数据进行管理,杜绝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扯皮”现象。

(2)基于BIM的物料管控:通过BIM+物联网的技术采集项目现场的施工数据,降低人工收集的误差率,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将BIM平台与物料系统进行数据对接,运用BIM模型自身的部位信息和数据,将BIM模型的数据应用发挥到极致,以BIM技术推动项目的信息化发展。

与现场材料的实际过磅数据、预算BIM模型数据进行对比后,对于材料的盈亏情况清晰明了,在源头控制材料的损失,将本不该损失的费用拿回来,更好的做好施工材料的管控,助力成本管控制度落地。

(3)基于BIM的成本管控:在预算建模、钢筋放样上,以“一模多用”的原则,保证一套BIM模型贯穿整个项目,大大减少了建模的工作量,避免重复建模。同时通过不同BIM模型作用之间的模型量对比,以数据支撑现场材料的管控,从源头处进行成本管控;

以BIM技术带动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代替以往的宏观管控,保证成本管控制度落地,减少损失,为项目赢得更多的收益。

(4)基于BIM的施工任务跟踪:结合动态计划体系,在BIM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施工任务的派发,任务根据工期自动计算材料用量和劳动力需求,方便施工员高效的做好施工协调、安排;

施工员在跟踪任务的过程,通过手机APP将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时间、资源用量等信息进行实行反馈,将数据存储于对应的BIM模型中,并且施工可以通过提取BIM模型的数据自动生成对应日期的施工日志,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5)基于BIM的计划体系:我司对BIM模型的应用不再停留在数据应用上,更是将BIM模型作为信息的传递介质,保证数据完整地传递,这一创新思路作为后续计划体系应用的必要前提。

利用BIM模型进行数据传递后,使得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层层关联,形成动态的计划体系,帮助项目快速调整计划;

解决了传统计划修改任务重、与实际脱离的缺点;做到“现场进度跟着计划走”,计划体系真正落地,为项目的生产管理起到关键性的保障。

(6)基于BIM的生产例会:以“一模多用”的原则,综合基于BIM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动态计划体系、物料管控、施工任务跟踪等产生的数据信息,汇总分析,形成BIM形式的生产会议界面或者自动生成会议材料,大大提高开会的效率;

节省了专人制作会议资料的人员成本,打破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通过信息协同的形式提法哦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效率,助力项目生产管理制度落地。

-END-